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

《巴黎聖騎士(Holy Motors)》(Leo Carax,2012):實驗、虛構、人生

實驗
《巴黎聖騎士》實驗性質濃厚。電影描寫Monsieur Oscar扮演不同的身份或完成了不知由誰委派的「任務」,排名不分先後:生意人,街頭乞丐,Motion Capture特技人,下水道怪人,女兒派對完結後管接送的爸爸,殺人後把死者變裝成自己的殺手,殺死銀行家的殺手,Jean(Kylie Minogue)的舊情人,臨終老人,回到猩猩一家的人。這些角色之間不但沒有關聯,甚至扮演他們的Monsieur Oscar本身亦來歷不明(他出門工作時的家與晚上歸去的家不同)。究竟《巴黎聖騎士》有沒有主角?事實上《巴黎聖騎士》不打算說一個傳統意義上(有起承轉合)的故事,它不打算讓觀眾投入到電影裡去,反而避免如此,中段更加插了教堂音樂演奏片段作間場,它只不斷提醒觀眾,一切都不是真實的。

虛構
《巴黎聖騎士》以電影院作開首(之後沒有再出現),火車聲把畫面從電影院引入到主線去,然後幾次穿插舊電影片段,可以說這是關於電影的電影。導演Leo Carax彷佛要說明電影是虛構的,於是《巴黎聖騎士》故意不合理。Monsieur Oscar就有幾次應死而沒有死。而故事中任務內容與過程亦盡皆超現實,裡面沒有真實的人物,只有沒有血肉情感的「角色」。街頭上殺人後沒有驚慌的面孔,臨終老人與床邊人說過似曾相識的對白,演過臨終情節後就抽身而去,Jean與Monsieur Oscar的當年情也只像在重演某齣愛情片,還像音樂劇一樣唱起歌。任務內容與過程都像在重演某些電影的情節,說著其他電影說話的類似對白,沒有實在的意義。Monsieur Oscar的工作也是「扮演」,也是不真實的。

人生
或許Monsieur Oscar職業是演員,但這位演員沒有不在演出的時候,他只有置換身份,累得差點要病倒,也茶飯不思。他在「開工前」是早上出門時叫他「努力工作」的女兒的爸爸,後來也是派對時躲在廁所的少女的爸爸,他沒有再回到早上的女兒處去,因為所謂「開工前」也是工作一部份,也是在演,沒有區分過「開工前」與「下班後」。他換裝換身份的同時,也換了說話行為與舉動,這是演員的工作,但這演員從不下班,於是這就是人生,人生就是在不同的身份角色之間游走與演出。電影未段表明Monsieur Oscar參與的不是屬於他一個人的行業,Holy Motors好熱鬧,很多人在扮演。司機Céline離開時都戴著面具,誰都沒有真面目示人。



「Amen」作結,是禱告?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